近日,记者来到伊川县江左镇的乐活自然园,村民樊国粉正在大棚中测温、梳果,查看草莓的长势。春节前,这些草莓就将陆续成熟,销往全国各地。时间回到4年前,樊国粉还只会照看一下家里的几亩地,平时带带孩子打打牌,如今她已经成为60多个大棚的主管。
“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现在的规模,靠的就是发挥农民朋友的智慧和能动性,最终实现双赢。”洛阳市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迪说。“80后”的他是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,在他看来,一人富了不算富,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才是真的富。
吴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,在北京读大学,2009年本科毕业后当了一阵子“北漂”,后来回到家乡洛阳发展。2010年,看好农业发展前景的他和伙伴张扬一起来到了伊川县江左镇,租大棚、买种子、找专家、雇工人,发展水果种植业。
从小没下过地的他完全不懂技术,只好每天跟着大伙儿下地慢慢摸索。中国农业科学院、中国林业科学院、河南科技大学的专家都被请来了,他也逐渐找到了种植的门道。
“我是学习计算机的,在编程里有一个特点,代码能用两行就不用三行,越简洁程序就越稳定。”吴迪说。他通过同专家共同研究,将这种模式运用到种植当中。农民只需要通过掌握类似于“用8号生物肥料1袋,兑水150斤,大棚半通风,叶片留3片,花留3朵”的技巧就可以完成生产。
掌握种植技术后,吴迪却在管理上碰了壁。“本来我以为自己是来当老板的,后来才明白自己应该是给农民朋友搞服务的。”吴迪笑着说。他介绍,在他创办的乐活自然园中,农民是创客、是老板,自己主要负责提供技术、运营、销售等服务,让农民充分享受红利,激发他们的积极性。
“别看吴总年纪轻,绝对是俺们的致富带头人。”樊国粉说,“他思路新、脑子活,解决好了怎么种、怎么卖这两头的问题。”
几年时间里,吴迪带动当地100多名农民进行高档水果种植,不少人因此买了车,盖了新房。“现在我们的模式正在不断被复制,未来一定努力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。”吴迪说。
(原载2019年1月18日洛阳日报 记者 潘立阁 文/图)
|